“民族无意识”与文化接受机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转换

被引:1
作者
安庆国
机构
[1] 四川省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
民族无意识; 主体范式; 主体创造性;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接受机制; 佛教传播; 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其形态学上,在其特征的抽象概括上,在其社会功能的描述上,一个多世纪来可以说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民族自觉意识增强的结果,是民族觉醒的有力杠杆,是八十年代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起点。然而,历史的演进不是一条封闭的曲线,随着中华民族在八十年代进入空前的民族反省阶段,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方法论上应当酝酿着新的突破。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兴起,本来是中华民族历史反思的结果,但世界范围内西方文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日本为什么“成功”[M].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胡国成译, 1986
[2]  
隋唐佛教史稿[M]. - 中华书局 , 汤用彤, 1982
[3]  
从印度佛教的传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 .2 汤一介. 光明日报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