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与数字化河道提取流域河网的不同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38
|
作者
郑子彦 [1 ,2 ]
张万昌 [1 ]
邰庆国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不详
关键词
强迫; 数字化河道; 数字高程模型(DEM); 流域河网; 流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4.9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流域水系是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基础与关键。然而由于DEM存在分辨率的限制和误差,而且一个流域水系河网的形成是该流域范围内的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结果,并非仅取决于空间高程分布,因而由此提取出来的河网往往和真实河流分布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选择山东沂沭河流域的临沂子流域为试验区,基于该地区100米分辨率的DEM提取该流域的河网。在提取河网的过程中,引入了该地区的河道矢量图层,对主要河流进行河道强迫,通过基于高程的修正和基于流向的修正两类方法理念,利用若干不同的强迫方案,在试验流域DEM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强迫作用下的河网提取。通过比较并分析不同方案的强迫效果,证明了强迫作用能使得提取的流域水系更加接近于真实河道。在本文的试验中,TauDEM模型的强迫方案2取得了最好的强迫效果。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对湖泊水库强迫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730 / 17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适用于大尺度水文气候模式的DEM洼地填充和平坦区处理的新方法
    徐精文
    张万昌
    符淙斌
    [J]. 水利学报, 2007, (12) : 1414 - 1420
  • [2] 基于DEM的水流方向算法研究
    邬伦
    汪大明
    张毅
    [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6, (07) : 998 - 1003
  • [3] 基于栅格DEM的多流向算法述评
    秦承志
    朱阿兴
    李宝林
    裴韬
    周成虎
    [J]. 地学前缘, 2006, (03) : 91 - 98
  • [4] HEC系列水利软件的应用
    蔡新明
    董志勇
    张永华
    [J]. 浙江水利科技, 2005, (06) : 23 - 26+32
  • [5] 基于DEM和主干河网信息提取数字水系研究
    王加虎
    郝振纯
    李丽
    [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119 - 122
  • [6] 栅格DEM的尺度与水平分辨率对流域特征提取的分析——以黄土岭流域为例
    王培法
    [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 549 - 554
  • [7]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水系的若干问题
    徐涛
    胡光道
    不详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5) : 11 - 14
  • [8] 水文预报的理论与数学模型[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程根伟, 2006
  • [9]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原理与实践[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贾仰文等著, 2005
  • [10] Determination of the drainage structure of a watershed using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d a digital river and lake network[J] . R Turcotte,J.-P Fortin,A.N Rousseau,S Massicotte,J.-P Villeneuve.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