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象学

被引:35
作者
张祥龙
机构
[1] 山东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现象学; 可能性; 时间晕流; 自身意识(原意识); 身体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89 [其他哲学流派];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现象学力求不带存在预设地直观现象,所以在看到现象实显面的同时,还能看到其非实显的可能方面,并以非反思的方式意识到这正在进行着的看。这种总有"盈余"的感知观通过胡塞尔揭示的内时间意识晕流及其构造的潜能场而得到根本辩护。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视可能性高于现实性,他的感知观中有时间—生活—历史化意蕴情境的直接显身。其他现象学家们如舍勒、萨特、列维纳斯、梅洛—庞蒂也都从此时晕流造就的意识和生存的发生性、盈余性和意蕴性出发,开启各种独特的现象学思想天地,显示出现象学方法所具有的无法尽测的深邃活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292 +2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方法和《存在与时间》 [J].
张祥龙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 (01) :40-61+158
[3]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M]. 商务印书馆 , (德) 胡塞尔 (Husserl, 2010
[4]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倪梁康, 2007
[5]  
本原与延异[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朱刚著, 2006
[6]  
确定性的寻求[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 2005
[7]  
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M]. 三联书店 , (德)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著, 2004
[8]  
形式显示的现象学[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 2004
[9]  
自识与反思[M]. 商务印书馆 , 倪梁康著, 2002
[10]  
现象学的方法[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德)胡塞尔(Husserl,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