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沟壑区大空间尺度林草植被减沙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23
作者
刘晓燕 [1 ]
杨胜天 [2 ]
金双彦 [3 ]
罗娅 [2 ]
周旭 [2 ,4 ]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
[2] 北京师范大学
[3] 黄河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院
[4] 西华师范大学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林草; 减沙; 计算方法;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4.02.002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依靠20世纪后期遥感影像数据、过去近60a的实测水文和气象数据、黄河水沙变化现有研究成果等,引入产沙系数和基于遥感影像的林草植被覆盖率概念,提出基于遥感数据、可支持大空间尺度计算的黄土丘陵区林草植被减沙量评价模型,并给出模型应用中几个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分析认为,在林草植被覆盖率小于35%40%的范围内,改善林草的减沙效果非常明显;林草植被覆盖率达60%以后减沙效果趋于稳定,雨强对产沙的影响权重亦不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土壤侵蚀与环境.[M].景可;王万忠;郑粉莉著;.科学出版社.2005,
[2]  
中国水土保持.[M].唐克丽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3]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减沙效益预测.[M].王万忠;焦菊英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4]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M].冉大川;柳林旺;赵力仪等 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M].孟庆枚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
[6]   黄河中游地区流域产沙中的地貌临界现象 [J].
卢金发 ;
黄秀华 .
山地学报, 2004, (02) :147-153
[7]   植被保持水土的基本规律和总结 [J].
吴钦孝 ;
赵鸿雁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13-15+19
[8]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条件下水平梯田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J].
焦菊英 ;
王万中 ;
李靖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3) :59-63
[9]   陕北黄土区不同森林类型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J].
侯喜禄,曹清玉,白岗栓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4, (02) :20-24+29
[10]   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J].
唐克丽,王斌科,郑粉莉,张胜利,时明立,方学敏 .
人民黄河, 1994, (02) :13-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