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美学

被引:46
作者
王德胜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微时代”; 微意义; 文化生产与消费; 文化征象; 美学取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3 [美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6 ;
摘要
进入"微时代",文化生产方式急剧转化以及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去历史化",带动社会生活审美叙事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性"回归;文化风格的"碎片化",引导人们在生活的美学坐标上重新规划日常生活取向,将生活感受的审美功能绝对化;个人化风格的普遍泛化与文化民主的"草根性",有力地支持了当下生活中集体娱乐的审美经验及其意义"微"化。这一切集中凸现了"微意义"作为"微时代"美学价值呈现的普遍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浅析互联网时代移动通信的数字化技术发展 [J].
林东明 .
科技展望, 2014, (03) :30-32
[2]  
小米手机 新媒体互动营销典范.[J]..新营销.2013, 03
[3]  
“微时代”走进生活.[J].徐超;.神州.2011, 02
[4]  
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M].(英) 海默尔; 著.商务印书馆.2007,
[5]  
重构美学.[M].(德)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Welsch)著;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