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的理论基础及其属性演变

被引:22
作者
黄武双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
商业秘密; 技术秘密; 合同; 侵权; 不正当竞争; 人格权; 保密义务; 财产权; 商业秘密单独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7 ;
摘要
大陆法系的商业秘密制度是从英美法系继受而来。商业秘密的理论基础历经了合同理论、侵权理论、不正当竞争理论、人格权理论、违反保密义务理论、财产权理论,并最终发展为知识产权理论。这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两百余年的历史。尽管现在还有争论,但业内大多接受了知识产权属性的观点。在我国,有关商业秘密性质的争论一直未停止过,直到我国《民法典》第123条将商业秘密列为知识产权客体,才在立法上有了一个终结。但由于理论基础层面的问题尚未解释清楚,学界和实务界将信将疑。为了排除这种怀疑,并为商业秘密单行立法提供理论基础,文章系统分析了商业秘密的理论基础及其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商业秘密与员工基本技能的区分及冲突解决 [J].
朱尉贤 .
知识产权, 2019, (07) :23-32
[2]   商业秘密的法理分析 [J].
刘春田 ;
郑璇玉 .
法学家, 2004, (03) :106-114
[3]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威廉·M.兰德斯(WilliamM.Landes), 2005
[4]  
民法学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俊浩主编, 1997
[5]   THE SURPRISING VIRTUES OF TREATING TRADE SECRETS AS IP RIGHTS [J].
Lemley, Mark A. .
STANFORD LAW REVIEW, 2008, 61 (02) :311-353
[6]  
Restatement(Third) of Unfair Competition,§39 comment e .2 . 1995
[7]  
Tabor v.Hoff man .2 23N.E.12 . 1889
[8]  
Newbery v.James .2 35E.R.1011 . 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