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研究 基于比较优势与集聚优势的综合视角

被引:6
作者
李志翠
谢冰文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效应; 承接能力; 比较优势; 集聚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我国东中西部区际产业转移进入不断加速发展的阶段,研究其产生的效应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需要。目前,由于受区际产业转移实践的限制,关于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将基于比较优势和基于空间集聚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对"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和"承接能力"的内涵进行新界定,形成以承接能力为基础,以承接规模、承接类型、承接根植性等要素为作用路径的产业转移效应理论研究框架,提出提升产业转移效应要从提升承接能力、扩充承接规模、选择承接产业类型等方面入手。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效应研究——对转入地不同规模企业的影响差异分析 [J].
江三良 ;
刘宗普 .
产经评论, 2014, 5 (04) :27-35
[2]   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J].
胡黎明 ;
汪立 ;
赵瑞霞 .
对外经贸, 2013, (01) :60-62
[3]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与规模测度 [J].
罗哲 ;
邓生菊 ;
关兵 .
甘肃社会科学, 2012, (06) :90-94
[4]   区际产业转移的要素变化与现实表征 [J].
何龙斌 .
改革, 2012, (08) :75-81
[5]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纺织业为例的实证分析 [J].
李颖 ;
杨慧敏 ;
刘乃全 .
经济管理, 2012, 34 (03) :30-40
[6]   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 [J].
李娅 ;
伏润民 .
世界经济, 2010, 33 (08) :59-71
[7]  
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安虎森等; 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