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绵山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被引:19
作者
张桂萍
张峰
茹文明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绵山; 优势种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普遍重叠; 生态位特定重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应用Shannon-W eaver指数和Portraitis方法,研究了山西绵山植被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普遍重叠和特定重叠,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辽东栎生态位宽度最大(2.458 7);灌木层中山桃(2.342 2)和土庄绣线菊(2.306 1)生态位宽度最大;草本层中披针苔草(2.518 7)和山蒿(2.218 2)生态位宽度最大。这主要由于这些物种的生态幅较宽,是绵山植被的主要建群种或优势种,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群落中25个优势种群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普遍重叠,说明这些植物各自具有不尽相同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3)乔木层物种除辽东栎与其它植物间具有一定的重叠之外,其它乔木间生态位重叠较少;灌木层中六道木与土庄绣线菊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663),其次是山桃和胡枝子(0.587);草本植物中披针苔草与糙苏(0.339)、铁杆蒿与山蒿(0.245)表现出较大的特定重叠。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越大,表明它们彼此间具有较为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反之亦然。如六道木与土庄绣线菊、披针苔草与糙苏,它们均为耐荫植物,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荫性;而山桃和胡枝子、山蒿与铁杆蒿则为喜阳耐旱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2176 / 21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植物种群研究中的应用 [J].
袁志忠 ;
何丙辉 .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02) :123-127
[2]   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1) :70-74
[3]   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系列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 [J].
张继义 ;
赵哈林 ;
张铜会 ;
赵学勇 .
生态学报, 2003, (12) :2741-2746
[4]   白羊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骆东玲 ;
张金屯 ;
陈林美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76-80
[5]   粤北天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苏志尧 ;
吴大荣 ;
陈北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25-29
[6]   杉阔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 [J].
林思祖 ;
黄世国 ;
洪伟 ;
黄宝龙 ;
俞新妥 .
生态学报, 2002, (06) :962-968
[7]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探讨长白山金发藓科植物的生态位分化 [J].
郭水良 ;
曹同 .
植物研究, 2000, (03) :286-293
[8]   东北羊草群落种群生态位重叠关系研究 [J].
丛沛桐 ;
颜廷芬 ;
周福军 ;
刘兴华 ;
祖元刚 .
植物研究, 1999, (02) :93-99
[9]   山西绵山森林植被的多样性分析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植物生态学报, 1998, (05) :78-82
[10]   山西省绵山植被的模糊图论分类研究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3) :73-7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