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汉书》中的礼俗术语英译的概念重构特征

被引:5
|
作者
李秀英 [1 ]
李娇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典籍英译研究所
[2]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礼俗术语; 术语翻译; 概念重构;
D O I
10.16651/j.cnki.fllr.2018.0006
中图分类号
H315.9 [翻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典籍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风貌,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含有丰富的中华思想文化概念术语。其中,礼俗术语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典章制度、仪礼规制、交往准则等。礼俗术语往往具有民族性,其翻译往往会遇到语义重构中的信息不对等问题。本文以《史记》《汉书》中的礼俗术语英译为研究对象,基于沃森和倪豪士的《史记》英译本,以及德效骞和沃森的《汉书》英译本,分析不同译者在英译礼俗术语时使用的翻译策略。研究表明,译者对于礼俗术语的概念均进行了语义重构,体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晰化英译倾向,如音译加类属意译、描述性对等、文化对等、功能对等、自然化翻译、内涵明晰化、文内注释等,以期达到术语译文与源语术语的概念融通,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而强化译文的可接受性。这对于当前语境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