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增长

被引:28
作者
卢飞 [1 ]
刘明辉 [2 ]
孙元元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集聚效应; 拥塞效应; 专业化; 多样化; 产业增长;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8.09.00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集聚经济会产生集聚效应或拥塞效应,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两种形式。本文以集聚效应和拥塞效应为切入点,结合C-D生产函数和Arrow等设定的CES函数,通过在生产函数中引入集聚技术进步和集聚时间成本系数,得出集聚效应和拥塞效应影响产业增长的作用机制。据此,本文选取代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专业化集聚指数和多样化集聚指数,借助面板模型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模型实证考察了集聚与产业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专业化在产业集聚初期会推动集聚区产业增长,但是在集聚后期会由于拥塞效应的影响而发展受阻。多样化则具有较强的韧性,在期初,由于区位空间布局不合理以及谈判、交易成本企高等原因,在集聚区成熟后会推动经济较快发展,二者具有互补性;第二,专业化和多样化均会通过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力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均成"U"型,而稳健性部分的检验更突出了范围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拉效力;第三,专业化经济仍是目前我国产业集聚的主导路径,多样化经济在一些地方作用效率开始抬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575 / 1584+1614 +161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的资本存量与投资效率 [J].
林仁文 ;
杨熠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9) :72-88+121
[2]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 [J].
孙浦阳 ;
韩帅 ;
许启钦 .
世界经济, 2013, 36 (03) :33-53
[3]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使用现状和潜在问题 [J].
聂辉华 ;
江艇 ;
杨汝岱 .
世界经济, 2012, 35 (05) :142-158
[4]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J].
鲁晓东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541-558
[5]   国际贸易、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J].
仇怡 ;
吴建军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9) :1347-1353
[6]   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吴福象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26-136
[7]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8]  
A new data set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world, 1950–2010[J] . Robert J. Barro,Jong-Wha Le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2
[9]  
Identifying Agglomeration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Winners and Losers of Large Plant Openings[J]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10 (3)
[10]   What Causes Industry Agglomeration? Evidence from Coagglomeration Patterns [J].
Ellison, Glenn ;
Glaeser, Edward L. ;
Kerr, William R.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0, 100 (03) :119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