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回归与新秩序构建

被引:70
作者
张蕴岭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
[2] 中国亚太学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地区秩序; 区域观; 命运共同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历史上中国与周边构建了稳定的关系结构与秩序,至近代,由于中国的衰落,传统的关系与秩序崩塌。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百年衰落的下行线,开始逐步重建周边关系与秩序,但长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以周边为基础的区域观并没有确立起来。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采取新的措施逐步与周边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形成愈益密切的经济关系,利用不断提升的实力和影响力,推动地区关系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并且在调整中构建新的地区发展和安全秩序。对中国来说,构建秩序的目标不是为了获取霸权,也不是要建立以己为中心的势力范围,而是为了一个稳定、和平、合作、发展的地缘区域综合环境。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开始回归,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构建新周边关系与秩序的重要载体。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以及周边地区秩序的变化要放在历史转变长进程中来认识和考察。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5+155 +15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周边战略面临的软实力挑战及其对策 [J].
陈松川 ;
沈德 .
当代世界, 2014, (09) :16-19
[2]   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 [J].
门洪华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07) :4-23+156
[3]   塑造亚太均势:中国大战略的未来 [J].
焦兵 .
江汉论坛, 2014, (04) :105-112
[4]   坚持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 [J].
刘振民 .
国际问题研究, 2014, (02) :1-10+143
[5]   积极打造周边战略依托带,托升中国崛起之翼 [J].
李永辉 .
现代国际关系, 2013, (10) :35-37
[6]   中国周边环境的新变化与对策 [J].
张蕴岭 .
思想战线, 2012, 38 (01) :1-3
[8]   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中心地位 [J].
朱听昌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 (01) :76-86
[9]   试论中国与南盟多边合作的机制与进程 [J].
龙兴春 .
南亚研究, 2009, (04) :1-9
[10]   “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 [J].
韩东育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