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

被引:36
作者
靳玉乐 [1 ]
王洪席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2] 河南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材建设;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2.01.003
中图分类号
G632.3 [课程];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中小学教材建设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工程,在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教材建设不仅有利于彰显国家意志、延续文化传承、推进学科发展,而且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在教师教材观转变、教材政策的逐步改进、教材管理制度构建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遭遇到了教材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多样化格局下的无序、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应用不充分等流弊与困境。未来的教材建设应加强教材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推动主流教材的形成、促进教学方法的同步变革、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价体系,并开展后期培训,实现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主流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J].
刘捷 .
教育科学研究, 2010, (10) :45-49
[2]   教材观研究:类型、特点及前瞻 [J].
陈柏华 ;
高凌飚 .
全球教育展望, 2010, 39 (06) :63-69
[3]   在多样化中繁荣与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之回顾 [J].
石鸥 ;
许玲 .
基础教育课程, 2010, (Z1) :103-105
[4]   教材循环使用为何难以推行 [J].
严卫林 .
教学与管理, 2008, (28) :44-46
[5]   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改革问题探讨 [J].
曾天山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03) :19-23
[6]  
教材多样化的探索和研究[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臧爱珍主编, 2004
[7]  
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论基础[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黄显华,霍秉坤著, 2002
[8]  
教材论[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曾天山著, 1997
[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