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旱发生频率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45
|
作者
祁海霞
智协飞
白永清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发生频率; 年代际变化; 趋势分析;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11.04.011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年1月—2007年10月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12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ISP)。依据旱涝等级划分标准统计中国各年代干旱发生的频率,并用Mann-Kendall法分析干旱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干旱集中发生在新疆南部,60年代主要发生在新疆北端至黄河上游一带地区和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东南部地区,70年代发生在黑龙江、吉林一带以及长江中游地区,80年代发生在西南、华北的两条纬向分布带上,90年代发生在长江、黄河中游地区,21世纪初干旱主要集中在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和此前10a相比,趋向干旱的地区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位于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以及长江下游至东南部地区,60—70年代主要位于东北地区,70—80年代主要位于山东、西南东部,80—90年代主要位于长江、黄河中游之间,90年代至今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和黑龙江东部地区。80年代前后中国干旱高发区的地理分布发生了一次年代际跃变。50—70年代中国干旱主要发生在西北、东北、江淮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至华南地区,而80年代至今干旱高发区转移到以前的干旱低发区。50年代至今,吉林和黑龙江东部以及自河北至贵州的狭长干旱带的干旱化趋势增长迅速,而新疆、甘肃、青海一带的干旱化趋势显著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基于多尺度SPI的中国南方大旱监测
    白永清
    智协飞
    祁海霞
    张玲
    [J]. 气象科学, 2010, 30 (03) : 292 - 300
  • [2] 2006年川渝地区夏季干旱的成因分析
    刘银峰
    徐海明
    雷正翠
    [J].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5) : 686 - 694
  • [3] 中国南方旱涝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郭锐
    智协飞
    [J]. 气象科学, 2009, 29 (05) : 598 - 605
  • [4]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周连童
    [J].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3) : 412 - 423
  • [5] 2003年夏季我国南方大旱天气学背景分析
    郭锐
    智协飞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2) : 234 - 241
  • [6] 两种干旱指标在乌海地区干旱分析中的应用比较研究
    赵旭春
    王澄海
    张永生
    姜桓
    [J]. 气象科学, 2007, 27(S1) (S1) : 162 - 168
  • [7] 基于Palmer湿润指数的旱涝指标研究
    王越
    江志红
    张强
    栗珂
    肖科丽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3) : 383 - 389
  • [8]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马柱国
    符淙斌
    [J]. 科学通报, 2006, (20) : 2429 - 2439
  • [9] 中国北方近百年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马柱国
    邵丽娟
    [J]. 大气科学, 2006, (03) : 464 - 474
  • [10] 中国北方干旱化年代际特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李新周
    马柱国
    刘晓东
    [J]. 大气科学 , 2006, (02) : 277 -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