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是否提升了中国地区生产率?——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

被引:4
作者
许梦博 [1 ,2 ]
潘远超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摘要
本文以2002-2019年中国分地区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检验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互联网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确实有着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互联网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上有着较大的地区异质性。另外通过对生产率指数进行分解,实证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在驱动地区生产率提升方面,主要依赖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技术进步。就全国整体而言,互联网与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技术进步之间却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 [J].
闫鑫 ;
祝福云 .
运筹与管理, 2021, 30 (01) :107-113
[2]   互联网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提升 [J].
程名望 ;
张家平 ;
李礼连 .
世界经济文汇, 2020, (05) :1-17
[3]   ICT投资、互联网普及和全要素生产率 [J].
谢莉娟 ;
陈锦然 ;
王诗桪 .
统计研究, 2020, 37 (09) :56-67
[4]   互联网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J].
李欠男 ;
李谷成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4) :71-78+177
[5]   国家级新区对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通用嵌套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J].
郭志仪 ;
魏巍 ;
范巧 .
经济问题探索, 2020, (01) :1-9
[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基于贸易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分析 [J].
赵维 ;
邓富华 ;
霍伟东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3) :19-33
[7]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 [J].
黄群慧 ;
余泳泽 ;
张松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9, (08) :5-23
[8]   互联网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J].
卢福财 ;
徐远彬 .
产业经济研究, 2019, (04) :1-11
[9]   “互联网+”提升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吗 [J].
肖利平 .
经济学家, 2018, (12) :38-46
[10]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升级 [J].
阳立高 ;
龚世豪 ;
王铂 ;
晁自胜 .
中国软科学, 2018, (01) :13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