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条
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技术变迁与文化逻辑
被引:22
|作者:

王晓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数字新闻学;
新闻生产;
数字技术;
视觉化;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20121.007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新闻工作自动化、网络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数字技术为新闻的视觉表达提供可能,推动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转向。本文采取生态化路径考察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趋势,以图像的观看、制作和传播三个动态过程为框架,系统性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化特征及其文化逻辑变革。本文提出,数字新闻生产的视觉转向带来视觉手段的重塑、新闻内容的"再媒介化"和渠道与模式的多元化,在新闻组织逻辑、叙事机制和思维方式方面,呈现出开放与透明、平等与个性以及直观与流动的文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 [1] 数字新闻流通与数字新闻认识论[J]. 新闻界, 2021, (10) : 4 - 12+32马特卡尔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哈伯德新闻与传播学院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哈伯德新闻与传播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可供性与认识论:数字新闻学的研究路径创新[J]. 新闻界, 2021, (10) : 13 - 20+32黄雅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雅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3] 数字时代新闻学的实然、应然和概念体系[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 28 (09) : 39 - 54+126常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 [4] 论数字时代新闻学体系的“三大转向”[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4 (04) : 44 - 5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 [5] 欧美数字新闻学理论:现状分析与趋势研判[J]. 中国编辑 , 2021, (05) : 90 - 96常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何仁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 [6] 数字新闻生态与极化:赋能、固化与调和失效[J]. 新闻界, 2021, (03) : 11 - 20王晓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中国数字新闻研究的议题、理论与方法[J]. 新闻与写作, 2021, (01) : 46 - 53白红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基于关系网络的直觉思维探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 35 (04) : 122 - 127王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扬弃:新闻媒介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J]. 新闻大学, 2019, (01) : 1 - 14+116杨保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 [10] 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J]. 国际新闻界, 2018, 40 (12) : 83 - 103孙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