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下的行为选择与制度安排

被引:19
作者
罗英姿 [1 ,2 ]
刘泽文 [2 ]
张佳乐 [2 ]
吴小林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2]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申请-考核”制; 博士生招生; 行为选择; 制度安排;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6.05.014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为了回应提升博士生生源质量的现实诉求及深化招生制度研究的理论诉求,本文从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出发,探讨导师、学生及研究生院在"申请-考核"制实施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为选择及潜在的行为结果,提出完善招生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即建立相应的边界机制、监督机制与过程机制以优化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提升"申请-考核"制运行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模式探析 [J].
付卫东 ;
张立迁 .
高校教育管理, 2015, 9 (02) :107-113
[2]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思考与实践 [J].
周善宝 ;
马广富 ;
季景涛 .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01) :44-47
[3]   从行政权力到学术权力:高校招生权的性质走向 [J].
罗家文 .
课程教学研究, 2015, (02) :11-15
[4]   关于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之我见 [J].
董泽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6) :157-162
[5]   博士生入学考核项目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J].
牛梦虎 ;
郭瑞迎 .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4 (11) :36-41
[6]   略论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进程中的入学申请制试点 [J].
陈文燕 ;
廖文武 .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1, (06) :145-147
[7]   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评介 [J].
王群 .
经济学动态, 2010, (04) :137-142
[8]   实施博士生资格考试 强化科研潜力的评估 [J].
罗英姿 ;
曲福田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S1) :74-77
[9]  
西方怎样培养博士[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学飞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