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下垂控制的并网储能系统惯量阻尼特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修连成 [1 ]
熊连松 [2 ,3 ]
康志亮 [1 ]
宋汉梁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
[2] 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3] 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
关键词
下垂控制模式; 并网储能系统; 惯性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464 [逆变器];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摘要
为了揭示并网型储能系统的惯量与阻尼特性,缓解分布式能源接入导致的电网稳定性降低的问题,通过构建并网型储能系统的直流电压时间尺度的动态模型,利用静止同步发电机模型,分析了影响并网储能系统惯性效应、阻尼水平以及同步能力的内在机制、主要参数及其影响规律。同时,揭示了下垂控制模式的并网储能系统从物理本质上对应了原动机的下垂控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DC/DC变换器使用频率下垂控制策略、并网逆变器使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调节频率控制环和恒压控制环的PI参数,即可等效改变储能系统的惯性效应、阻尼水平以及同步能力。研究结果不但可以用于设计有效的并网储能系统控制策略,而且可以辅助提升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惯性效应、阻尼水平以及同步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Phillips-Heffron model for current-controlled power electronic generation unit[J]. Shulong TAN,Hua GENG,Geng YANG.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2018(03)
[2]   基于改进型双闭环控制的并网逆变器惯性模拟方法及其物理机制研究 [J].
王东杰 ;
李阳 ;
熊连松 ;
林健 .
电测与仪表, 2018, 55 (03) :48-54
[3]   静止同步补偿器抑制电网功率振荡的机理研究 [J].
熊连松 ;
卓放 ;
刘小康 ;
杨苹 ;
许志荣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7, (12) :112-120
[4]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综述 [J].
朱蜀 ;
刘开培 ;
秦亮 ;
李钢 ;
胡仙来 ;
刘冬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14) :3948-3962+4273
[5]   提高下垂控制逆变器虚拟功角暂态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J].
章雷其 ;
黄林彬 ;
黄伟 ;
辛焕海 ;
胡家兵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12) :56-62+99
[6]   虚拟同步机与自主电力系统 [J].
钟庆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2) :336-349
[7]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多尺度电压功角动态稳定问题 [J].
袁小明 ;
程时杰 ;
胡家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19) :5145-5154+5395
[8]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研究 [J].
罗永捷 ;
李耀华 ;
王平 ;
李子欣 ;
高范强 ;
徐飞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10) :2588-2599
[9]   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及展望 [J].
郑天文 ;
陈来军 ;
陈天一 ;
梅生伟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 (21) :165-175
[10]   一种风力机虚拟惯量控制与传统发电机调速控制的协调方法 [J].
王刚 ;
侍乔明 ;
崔志勇 ;
付立军 ;
吴优 ;
徐力 .
电网技术, 2015, 39 (10) :2794-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