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环境效率俱乐部收敛及动态演进分析

被引:9
作者
朴胜任
机构
[1] 渤海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南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环境效率; SBM-超效率DEA; PS收敛模型; 核密度估计; 影响因素;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20.08.00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鉴于传统收敛模型的局限性,基于PS模型对中国30个省际2005—2014年环境效率的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环境效率整体上不存在收敛,但是存在4个收敛类型和1个发散类型,其中类型A和类型B的相对路径趋于上扬,其所包含的省际的环境效率均高于其他类型;类型C、类型D和类型E的相对路径均在1以下,其所包含的省际的环境效率均低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而且这部分省际数量占据了全国总体数量的2/3,是拉低全国环境效率的主要因素。(2)研究期间省际环境效率呈现"两极分化"或"多极分化"的趋势。(3)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是俱乐部形成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2+105 +1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省际工业环境效率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 [J].
申晨 ;
李胜兰 ;
代丹丹 .
统计与决策, 2017, (01) :121-126
[2]   中国地市尺度工业污染的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 [J].
胡志强 ;
苗健铭 ;
苗长虹 .
地理研究, 2016, 35 (08) :1470-1482
[3]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收敛性、空间溢出及成因分析 [J].
李佳佳 ;
罗能生 .
软科学, 2016, 30 (08) :1-5
[4]   京津冀的环境效率及其收敛性分析 [J].
王怡 ;
茶洪旺 .
城市问题, 2016, (04) :18-24
[5]   中国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苑清敏 ;
申婷婷 ;
邱静 .
城市问题, 2015, (07) :10-18
[6]   中国工业环境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的收敛性 [J].
张子龙 ;
薛冰 ;
陈兴鹏 ;
李勇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2) :30-38
[7]   基于SBM-Malmquist-Tobit模型的沿黄九省(区)环境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白永平 ;
张晓州 ;
郝永佩 ;
宋晓伟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2) :90-95
[8]   中国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 [J].
周五七 ;
聂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9) :58-70+161
[9]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10]   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 [J].
王俊能 ;
许振成 ;
胡习邦 ;
彭晓春 ;
周杨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4) :56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