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量与平台资本积累——基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考察

被引:36
作者
曹晋
张艾晨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网络流量; 流量拜物教; 弹性积累; 平台经济; 物化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A81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30501 ; 030504 ;
摘要
本文延续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物化理论与工具理性批判的历史脉络,通过聚焦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在当下具体化、语境化而形成的“流量拜物教”如何勾连平台经济的资本弹性积累,旨在说明网络平台在算法优化的商业模式驱动下制造的物化意识和异化劳动正全面入侵网民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洞察到网络平台的工具理性急剧膨胀,经由剥削数字劳动为平台经济创造绝对的支配权,其算法机制通过将丰富且充满差异的社会生活质的内容抽象为纯粹的流量计算,否定了思想的、精神的、质的内容和一切不可量化的生活现实,以此缔造的“流量拜物教”排斥了无法被计算的生活内容,人仅仅成为了流量形式的存在,这是资本与技术强势结盟后技术合理化进程的要义,“有规定的否定”之思考彻底沦陷在网络平台资本弹性积累的权力宰制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5+123 +12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数据比拼:选秀综艺《青春有你》中粉丝内卷劳动的反思 [J].
张樾 .
视听, 2021, (09) :21-22
[2]   批判算法研究视角下微博“热搜”的把关标准考察 [J].
王茜 .
国际新闻界, 2020, 42 (07) :26-48
[3]   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现实批判——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格雷厄姆·默多克(Graham Murdock)教授访谈录 [J].
孔宇 ;
张艾晨 .
新闻大学, 2020, (06) :109-120+126
[4]   数字经济的反垄断:近期美国反垄断领域争论的启示 [J].
吴汉洪 ;
王申 .
教学与研究, 2020, (02) :40-54
[5]   “劳动”如何成为传播?——从“受众商品”到“数字劳工”的范式转变与理论逻辑 [J].
汪金汉 .
新闻界, 2018, (10) :56-64
[7]  
集权化市场、弹性积累与劳工政治的转型 [J]. 熊易寒.&nbsp&nbsp复旦政治学评论. 2016(01)
[8]   “连接一切”:论互联网帝国意识形态与实践 [J].
胡凌 .
文化纵横, 2016, (01) :20-24
[10]  
公共社会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布洛维,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