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

被引:80
|
作者
尹弘飚 [1 ]
操太圣 [2 ]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2]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
关键词
身份认同; 教师; 课程改革; 结构-个人互动;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08.02.006
中图分类号
G451.1 [教师评定与任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是分析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课程改革为教师的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情境与制度期望。借鉴鲍曼的朝圣者、观光者、流浪者等概念,可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重构分为四个类型,这一划分为我们理解结构-个人互动中的身份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The Return of Large-Scale Reform
    Michael Fullan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hange, 2000, 1 (1) : 5 - 27
  • [2] Andy Hargreaves,Leslie N. K. Lo.The paradoxical profession: Teach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J].Prospects,2000
  • [3] Bob Jeffrey,Peter Woods.Feeling Deprofessionalise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motions during an OFSTED inspection[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1996(3)
  • [4] Joan E. Talbert,Milbrey W. McLaughlin.Teacher Professionalism in Local School Contexts[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4
  • [5] 尹弘飚.课程实施中的教师情绪:中国大陆高中课程改革个案研究[K].香港中文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