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内涵的规律性阐释

被引:32
作者
韩喜平 [1 ,2 ]
郝婧智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吉林大学劳动关系研究院
关键词
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D O I
10.16075/j.cnki.cn31-1220/g4.2021.12.006
中图分类号
D648.1 [职业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整体上皆是中国劳动者精神面貌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表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劳动行为的价值升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打造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价值引领,明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论逻辑是弘扬这三种精神的前提基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从生发基础来看,生发于生产劳动的现实实践性;从价值旨趣来看,指向人与社会协同发展的全面性;从性质归属来看,扎根于社会生活的鲜明人民性;从变化特征来看,立足于时代需求的历史发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 [J].
赵浚 ;
田鹏颖 .
思想理论教育, 2019, (09) :98-102
[2]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J].
于光远 .
中国经济问题, 1981, (01) :1-8+17
[3]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 人民日报 2020,
[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习近平; 人民日报 2017,
[5]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 人民日报 2016,
[6]  
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 人民日报 2015,
[7]  
毛泽东选集[M] 毛泽东 著 人民出版社 1991,
[8]  
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英雄 人民日报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