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媒介中心的社会本体论?——对欧洲“媒介化学派”的一个批判性考察

被引:106
|
作者
戴宇辰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媒介化; 信息化社会; 形式社会学; 媒介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些年来,欧洲传播与社会研究经历了一轮"媒介化转向",已经有颇具规模的学者开始用"媒介化"这一术语重构传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本文旨在对欧洲"媒介化研究"这一学派做出一个批判性的回顾,从而澄清"媒介化"这一概念的缘起、发展、成型以及反思与限制等等。本文认为,"媒介化社会"脱胎于卡斯特所定义的"信息化社会"这一概念之中。经由学者对于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和"媒介逻辑"的观念改造引入传播学研究之中,并最终形成了两种研究传统的"媒介化研究"。本文最后还讨论该研究取向的一些限制和反思,以期能够"在所有事物媒介化的时代"为国内传播学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127 +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传播的偏向[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加)哈罗德·伊尼斯(HaroldInnis)著, 2003
  • [2]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齐美尔(GeorgSimmel)著, 2002
  • [3]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1
  • [4] News Coverage of Politics and Conflict Levels[J] . Peter Maurer,Barbara Pfetsch.Journalism Studies . 2014 (3)
  • [5] Conceptualizing Mediatization: Contexts, Traditions, Arguments[J] . Nick Couldry,Andreas Hepp.Commun Theor . 2013 (3)
  • [6] "Mediatization" of Politics: A Challenge for Democracy?[J] . Gianpietro Mazzoleni,Winfried Schulz.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