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异质性下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武汉、荆门、黄冈为实证

被引:37
作者
王亚运
蔡银莺
李海燕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流转; Heckman模型; 主体功能区; 空间异质性;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6.003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的农地流转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结果:(1)调研区域农地流转率为15.2%,农地流入、转出租金分别为2966.85·元/hm2·a、1933.95元/hm2·a,流转率和租金价格水平偏低;农户偏好将土地流转给自家亲戚或同村村民,仅有10%的农户信任土地流转中介,考虑灵活行使土地权利,倾向1—5年内的短期流转;(2)重点开发区受经济区位、家庭禀赋及生计方式等因素影响,农地流转率、租金水平相对较高,农地流转后"非耕作"现象逐渐增多;农产品主产区家庭户均经营规模较大,农户更偏好土地流入;生态功能区农户对农业企业、中介组织信赖程度偏低;(3)农地流转行为受家庭劳动力特征、经济特征、未来预期、耕地资源特征、区域发展特征等变量的影响,且影响因素的基本特征在空间上异质。研究结论:不同主体功能区农地流转行为及市场发育程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应因地制宜地推行土地流转政策,考虑土地流转的空间差异及限制因素,推行差异化的农地流转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农村土地制度与城镇化进程:制度变迁下的历史分析 [J].
李杰 ;
张光宏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2) :104-111
[2]   中国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J].
郑华伟 ;
刘友兆 ;
王希睿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1, (09) :1029-1034
[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求、困境与发展态势 [J].
郭晓鸣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4) :4-8+17
[4]   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农民阶层分化与产权偏好的视角 [J].
许恒周 ;
郭忠兴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3) :94-98
[5]   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以江苏省为例 [J].
包宗顺 ;
徐志明 ;
高珊 ;
周春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4) :23-30+47
[6]   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问题探讨 [J].
陈卫平 ;
郭定文 .
经济问题探索, 2006, (01) :70-74
[7]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 [J].
徐旭 ;
蒋文华 ;
应风其 .
管理世界, 2002, (09) :144-145
[8]   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 [J].
张红宇 .
管理世界, 2002, (05) :76-87
[9]   稳定承包权 放活经营权——湖北省黄冈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 [J].
刘友凡 .
中国农村经济, 2001, (10) :19-22
[10]   论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 [J].
季虹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0)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