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非要式+任意撤销权”:赠与的理论模式与规范分析

被引:25
作者
李永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赠与合同; 要物合同; 任意撤销权; 债因; 缔约过失责任;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8.04.009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合同法》第185条及第186条规定的赠与合同的效力,可以理解为"无偿+诺成+非要式+任意撤销权"模式,以区别于《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上的"无偿+诺成+要式"模式。但从理论上说,这种模式并非唯一可行的模式,且存在与《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衔接不畅的问题。而"任意撤销权"与合同基本原理的冲突还引发了对"任意撤销权"理解上的争议。本文认为,应将任意撤销的对象解释为"赠与人关于赠与的意思表示"而非赠与合同本身,从而为撤销人之缔约过失责任奠定理论和规范基础;对赠与合同究竟是负担行为还是处分行为问题的争议仅是一个解释视角的问题,仍可解释为负担行为;我国《合同法》第186条将任意撤销权限制在赠与物的权利转移之前行使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浅析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 [J].
庾寒蕊 .
法制与社会, 2009, (07) :138-13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释义[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新宝, 2017
[4]  
法律行为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弗卢梅, 2012
[5]  
德国民法典评注[M]. 法律出版社 , 杜景林, 2011
[6]  
罗马私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费安玲, 2009
[7]  
我妻荣民法讲义[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日) 我妻荣, 2008
[8]  
私法的基础[M]. 法律出版社 , (美) 戈德雷, 2007
[9]  
民法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施瓦布, 2006
[10]  
原因理论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徐涤宇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