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水稻优质育种

被引:38
作者
粟学俊
机构
[1] 广西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米质; 遗传; 育种;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1.01.027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按照我国优质稻谷标准 ,当前三系杂交水稻的米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大及胶稠度低 (硬 ) ,这与它们的亲本米质状况是一致的。多数水稻品质性状兼有质量、数量性状双重遗传特性 ,其共同处是杂种F1表现双亲中值。一些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品质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气候尤其是结实期气温的影响极大 ,不同品种的同一性状对环境的敏感性有差异。谷粒小粒形可减少垩白 ,利于提高整精米率 ,并减少受环境的影响。个别品质性状与产量存在相关 ,综合米质表现与产量却无显著关系 ,高产与优质是可以结合的。杂交水稻不育系的改良以提高胶稠度和减少垩白为重点 ,恢复系的改良以减少垩白为主。收集和筛选高 (软 )胶稠度、小或无垩白、品质性状对气温反应不敏感的品种作亲本杂交选育小粒形无垩白优质恢复系和不育系 ,并根据性状互补原则可配制出碾磨、外观及蒸煮食用品质均优质的杂交稻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国家优质籼稻谷新标准与优质籼稻的选育 [J].
王侯聪 ;
陆佩兰 ;
邱思密 ;
方亚顺 ;
李宇 ;
周克夫 .
福建稻麦科技, 2000, (02) :1-2
[2]   四川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J].
黄钢 ;
郑家国 ;
曾宪平 .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02) :122-127
[3]   杂交水稻蛋白质含量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J].
石顺唯 ;
周爱平 ;
陈红 ;
邹毓 ;
潘鹰 .
西南农业学报, 2000, (02) :19-24
[4]   早稻异季育种中稻米食用与蒸煮品质变化特征的研究 [J].
包劲松 ;
徐冀骥 ;
吴文清 ;
舒庆尧 ;
夏英武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1) :105-108
[5]   优质早籼不育系嘉浙A [J].
富昊伟 ;
薛庆中 .
杂交水稻, 1999, (06) :11-11
[6]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现状研究 [J].
廖伏明 ;
周坤炉 ;
阳和华 ;
徐秋生 .
杂交水稻, 1999, (06) :37-40
[7]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花优63 [J].
潘润森 ;
陈双龙 ;
李宇 ;
林荔辉 ;
陈志伟 ;
祁建民 ;
李维明 .
杂交水稻, 1999, (06) :43-44
[8]   优质籼型不育系浙农8010A的选育与应用 [J].
王建军 ;
石守鋆 ;
董文其 .
杂交水稻, 1999, (05) :9-11
[9]   籼-粳杂种稻米几个品质性状的遗传表达 [J].
张爱红 ;
徐辰武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9, (04) :401-407
[10]   两系杂交稻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J].
袁定阳 ;
齐绍武 .
杂交水稻, 1999, (04)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