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圈群脉动的媒介感知与文化诠释——基于“饭圈”现象的叙事分析

被引:23
作者
胡玉宁 [1 ]
徐川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圈群文化; “饭圈”现象; 叙事分析; 媒介镜像; 文化认同;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20.016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青年圈群文化是互联网媒介文化版图的重要构成,多样化、个性化的网络圈群为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对话平台和交流空间。本文选取叙事分析的质性研究范式,通过叙事内容和叙事评价感知"饭圈"群体及其集群行为所蕴含的文化逻辑和价值问题。叙事内容呈现了"饭圈"群体媒介镜像的"他者"再现过程,通过媒介叙事的内视角、外聚焦双重维度进行叙事评价。研究认为,话语空间的文化表征、内容生产的文化认同、生产社会资本的文化互构形成了"饭圈"社会文化实践中的文化螺旋,是洞察主流文化与媒介文化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逻辑路径。通过观察并感知青年圈群的行为之势,把准文化之脉,对于引领与构建青年群体的价值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9+93 +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扎进饭圈的两年宛若不断“打怪升级”.[N].王嘉怡;.中国青年报.2019,
[2]  
粉丝力量大.[M].张嫱;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粉丝文化读本.[M].陶东风;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话语与社会变迁.[M].(英)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Fairclough)著;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
[5]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   网络社群自组织传播的分享特性对社会资本的影响 [J].
周琼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 41 (09) :157-160
[7]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J].
吕鹏 ;
张原 .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05) :64-72
[8]   认知与社会:网络新词意义建构的双重驱动 [J].
黄婉童 .
河南社会科学, 2019, 27 (02) :104-108
[9]   粉丝社群的集体行动逻辑及其阶层形成——以SNH48 Group粉丝应援会为例 [J].
马志浩 ;
林仲轩 .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06) :13-19+45
[10]   “脑残粉”不脑残,粉丝群体“守护”偶像共同成长——以TFboys及其粉丝社群为例 [J].
丁佳 ;
刘海荣 .
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 (10) :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