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信用发展态势与体系建设

被引:7
作者
汪火根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信用; 联动机制; 政府信用; 整体性治理;
D O I
10.19631/j.cnki.css.2013.07.007
中图分类号
D648 [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带来整个社会在信用上的同步跟进,其治理迫在眉睫。在社会信用问题治理上,最核心的举措之一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对温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地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诸多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存在于征信体系建设、联动机制建设、政府自身信用建设等方面。鉴于此,可以尝试借鉴整体性治理来破解上述困境,这种破解作用主要通过组建专门的信用主管部门、强化部门和区域之间的联动协作、完善政府自身守信机制设计、推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协同治理等路径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 [J].
郁建兴 ;
高翔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95-112+206
[2]   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J].
杨小平 .
中国金融, 2012, (07) :39-39
[3]   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息共享 [J].
光兰明 .
中国金融, 2012, (02) :46-47
[4]   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模式及内容探讨 [J].
孙志伟 .
中国流通经济, 2009, 23 (11) :35-38
[5]   委托代理视野中的地方政府信用问题 [J].
何显明 .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01) :33-38
[6]  
市场经济需要诚信.[N].龚雯;.人民日报.2002,
[7]  
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M].郁建兴; 江华; 周俊;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