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34
|
作者
姚琳
石志国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关键词
新工科; 人工智能;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评价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TP18-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针对新工科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兴产业中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探索人工智能各个阶段的课程规划,建立新的工程模型以及相应模型下的新概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系统;同时针对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最后提出检验教学方法的评价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面对人工智能挑战人才培养的下一步该如何走[J].郑南宁. 中国大学教学.2019(02)
  • [2]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思考:厘清内涵、促进交叉、赋能应用[J].吴飞,杨洋,何钦铭. 中国大学教学.2019(02)
  • [3]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黄河燕. 中国大学教学.2019(02)
  • [4] 交叉会聚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J].吴朝晖. 中国大学教学.2019(02)
  • [5] 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方法——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J].李红星,方根显,杨海燕. 高教学刊.2018(08)
  • [6]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机械类实践环节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改革[J].王红军,常城,钟建琳,陈秀梅,王吉芳. 高教学刊.2018(01)
  • [7] 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陈慧,陈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2)
  • [8]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
  • [9]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规划与共享资源建设[J].石志国,王志良,姚亦飞,刘磊. 计算机教育.2012(21)
  • [10] 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研究型教学的探索[J].胡居荣,曹宁. 中国电力教育.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