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

被引:22
作者
方修琦
叶瑜
曾早早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移民; 土地开垦; 极端气候事件; 东北地区; 清代; 人地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661~1680年东北地区逐年人丁增长和起科耕地面积、相关政策与气候变化信息,分析了东北地区的移民开垦与华北水旱灾事件的互动关系,为认识极端气候事件的异地响应提供了实证.发现:1661~1680年间东北的移民开垦是对华北旱灾事件的异地响应,1665~1680年移民开垦高峰期总体上对应于直隶、山东的1664~1680年的旱灾频发时段和东北的少灾期,其间3次移民垦殖的峰值分别对应于3次干旱事件,只是土地开垦高峰期比华北旱灾频发期一般落后1~2年左右.1668年停止招垦、实行封禁政策是满清政府对华北灾害引起的大规模移民的响应,该政策虽未能完全阻止流民的纷纷出关,但确实起到了降低移民垦殖规模的效果,使东北地区的开发至少推迟了200年.1670年代起科年限的频繁变化等政策调整也是对气候灾害事件的响应行为.气候灾害-移民开垦-政策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响应链,体现出气候变化影响与政策响应的互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80 / 6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 [J].
方修琦 ;
叶瑜 ;
葛全胜 ;
郑景云 .
地理科学, 2005, (02) :129-134
[2]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 [J].
章典 ;
詹志勇 ;
林初升 ;
何元庆 ;
李峰 .
科学通报, 2004, (23) :2468-2474
[3]   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方修琦 ;
葛全胜 ;
郑景云 .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85-94
[4]   历史环境变化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J].
郑景云 ;
郝志新 ;
狄小春 .
地理研究, 2002, (02) :146-154
[5]   清代山东移民东北述论 [J].
牛淑萍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1) :57-62
[6]   气候变化对历史上农牧过渡带影响的个例研究 [J].
满志敏 ;
葛全胜 ;
张丕远 .
地理研究, 2000, (02) :141-147
[7]   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 [J].
张德二 ;
刘传志 ;
江剑民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1-11
[8]   人口压力、气候变化与太平天国运动 [J].
葛全胜,王维强 .
地理研究, 1995, (04) :32-41
[9]   山东历史时期冷暖旱涝状况分析 [J].
郑景云 ;
郑斯中 .
地理学报, 1993, (04) :348-357
[10]   旱涝灾害指标的研究 [J].
陈玉琼 .
灾害学, 1989, (04)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