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基于2000—2011年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

被引:45
作者
何龙斌
机构
[1] 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污染密集型产业; 地区经济; 四大地区;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3.06.009
中图分类号
F062.9 [产业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701 ; 0701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00—2011年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国内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路径。从全国整体来看,西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入区。转入的主要是资源和能源类产业,无产业转出。东北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净转出区。除水泥外,所有污染密集型产业均向区外转移。东、中部地区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选择性转移区。东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钢铁等产业,一方面转出化工等产业;而中部地区一方面转入部分化工产业,一方面转出能源产业等。建议从国家层面对西部污染产业转移以及东北工业振兴予以高度重视,并从承接地的环境承载力、工业区位因素以及污染排放控制技术三方面统筹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区际产业转移的要素变化与现实表征 [J].
何龙斌 .
改革, 2012, (08) :75-81
[2]   污染型行业布局及减排技术对中国污染转移的影响研究 [J].
傅帅雄 ;
张可云 ;
张文彬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 32 (05) :29-34
[3]   环境规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J].
彭文斌 ;
吴伟平 ;
李志敏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78-80
[4]   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排放 [J].
李小平 ;
卢现祥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5-26
[5]   环境管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张燕 .
当代财经, 2009, (01) :88-91
[6]   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政府规制探讨 [J].
张菊梅 ;
史安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11) :158-160
[7]   中韩两国污染产业对环境影响的比较研究 [J].
景跃军 ;
陈英姿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01) :153-158
[8]   我国对外贸易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J].
张志辉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12) :103-107
[10]   绿色壁垒与污染产业转移成因及对策研究 [J].
曾凡银 ;
郭羽诞 .
财经研究, 2004, (04) :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