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周期性驱动还是结构性驱动?

被引:8
作者
刘瑶 [1 ]
张明 [2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室
关键词
经常账户失衡的调整; EBA; 驱动因素; 结构性调整;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18.08.004
中图分类号
F831 [世界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采用EBA经常账户法,针对全球49个国家1986—2015年度数据,考察了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及调整的驱动因素。实证结果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结构性因素是影响发达国家经常账户变动的显著因素,但却加剧而非缩小了发达国家的经常账户失衡,周期性因素则是发展中国家经常账户失衡改善的显著因素。这说明,危机后各国均未做出有利于经常账户再平衡的积极结构性调整。随着全球经济的周期性反弹,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可能再度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金融发展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J].
张坤 .
国际金融研究, 2015, (02) :14-22
[3]   失衡与再平衡 [J].
李扬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3) :3-6
[4]   如何看待经历抛售后的新兴市场债券? [J].
腾立铭 ;
时炜 .
金融市场研究, 2013, (10) :63-71
[5]   要素流动的结构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J].
张幼文 ;
薛安伟 .
学术月刊, 2013, 45 (09) :66-73
[6]   IMF评估汇率失衡的新方法EBA述评 [J].
张明 .
经济学动态, 2012, (07) :117-121
[7]   经济增长动力耦合与全球经济再平衡 [J].
陈继勇 ;
周琪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4 (06) :5-10
[8]   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问题研究 [J].
刘伟丽 .
经济学动态, 2011, (04) :84-87
[9]   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 [J].
余永定 ;
覃东海 .
世界经济, 2006, (03) :31-41
[10]  
The External Balance Assessment (EBA) Methodology[J] . Phillips Steven,Cat?o Luis,Ricci Luca Antonio,Bems Rudolfs,Das Mitali,di Giovanni Julian,Unsal D. Filiz,Castillo Marola,Lee Jungjin,Rodriguez Jair,Vargas Mauricio.IMF Working Papers . 2013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