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与城乡家庭金融可得性差异

被引:118
作者
王修华
赵亚雄
机构
[1]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可得性; 城乡二元结构; 数字素养; 调节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数字金融发展能否打破传统金融的城乡二元结构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宏观与微观匹配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城乡家庭金融可得性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于城镇家庭,农村家庭金融可得性受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这有利于打破传统金融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影响了城乡融合发展,数字设备和金融教育的普及虽然能对农村家庭金融可得性产生正向调节效应,但效应明显小于城镇家庭;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村家庭传统生产信贷的挤出效应更大,对提升农村家庭高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的作用更明显。本文研究为未来数字金融深化发展、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改善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6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金融科技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 [J].
宋敏 ;
周鹏 ;
司海涛 .
中国工业经济, 2021, (04) :138-155
[2]   数字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理论与中国实践 [J].
张勋 ;
杨桐 ;
汪晨 ;
万广华 .
管理世界, 2020, 36 (11) :48-63
[3]   省联社干预对农信机构信贷行为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省联社官网信息的文本分析与实证检验 [J].
张正平 ;
夏海 ;
毛学峰 .
中国农村经济, 2020, (09) :21-40
[4]   数字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马太效应?——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经验比较 [J].
王修华 ;
赵亚雄 .
金融研究, 2020, (07) :114-133
[5]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6]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 [J].
钱海章 ;
陶云清 ;
曹松威 ;
曹雨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 37 (06) :26-46
[7]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 [J].
唐松 ;
伍旭川 ;
祝佳 .
管理世界, 2020, 36 (05) :52-66+9
[8]   普惠金融与创业:“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J].
李建军 ;
李俊成 .
金融研究, 2020, (01) :69-87
[9]   自然灾害冲击与农户信贷获得水平——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张龙耀 ;
徐曼曼 ;
刘俊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3) :36-52
[10]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创业行为 [J].
何婧 ;
李庆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19, (01) :1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