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大冰期成因的大气热机效率变化说
被引:10
|
作者
: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郭维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郭维栋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来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1998年
/ 03期
基金
: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
大冰期;
大气热机效率;
强造山运动;
高原季风;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01 [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
070602 ;
摘要
:
在地球史上 ,大冰期总与强造山运动相连 .由此提出了一种解释 ,其作用链如下 :强造山运动→地表大起大伏→大地形隆起达到一定的临界尺度 ,形成高效大气环流系统 (高原季风 )→全球热机效率增大→大气动能增加→行星西风增强 (以大地形呈准东西向为前提 )→极赤温差加大 (热成风原理约束 )→极地和高纬大降温→形成大冰期 .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地球大冰期成因的新看法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董文杰
[J].
科学通报,
1997,
(07)
: 723
-
725
[2]
青藏高原隆升和夷平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董文杰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1)
: 65
-
69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钟大赉
丁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丁林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289
-
295
[4]
论青藏高原隆起作用于大气的临界高度
刘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晓东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高原气象,
1996,
(02)
: 2
-
11
[5]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6]
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曾庆存 著, 1979
←
1
→
共 6 条
[1]
对地球大冰期成因的新看法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汤懋苍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董文杰
[J].
科学通报,
1997,
(07)
: 723
-
725
[2]
青藏高原隆升和夷平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董文杰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1)
: 65
-
69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钟大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钟大赉
丁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研究实验室
丁林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 289
-
295
[4]
论青藏高原隆起作用于大气的临界高度
刘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晓东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汤懋苍
[J].
高原气象,
1996,
(02)
: 2
-
11
[5]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6]
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曾庆存 著, 197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