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行政的架构原理、本质特征与法治化路径: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被引:25
作者
张欣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算法行政; 算法自动化决策; 算法影响评估; 算法问责制; 信用监管信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算法行政的架构原理基于三个层面依次发生。政府通过平台化改造将自身重置为规制权力技术设施的数字化连接点。智能时代的分布式信任和信息权力的再分配致使专家意见逐步让位于数据和算法。法律规范的可计算性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使得海量数据被转换为特定的数据密集型知识形式。在信用监管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基础构建多类信用信息平台,以信用画像建模推动信用治理自主化和全周期化发展,并着力打造指数化和智能化的分级分类监管工具。算法行政虽然智能高效,却可能在决策透明度、问责度和公正性层面存在风险。我国应明确算法行政须遵循合法、透明、问责、公正、必要的原则,实施算法影响评估制度和算法审计制度,将算法行政纳入法治化发展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算法自动化决策与行政正当程序制度的冲突与调和 [J].
张凌寒 .
东方法学, 2020, (06) :4-17
[2]   技术自主性与国家形塑 国家与技术治理关系研究的政治脉络及其想象 [J].
陈天祥 ;
徐雅倩 .
社会, 2020, 40 (05) :137-168
[3]   从算法危机到算法信任:算法治理的多元方案和本土化路径 [J].
张欣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 22 (06) :17-30
[4]   数字社会权力的来源:评分、算法与规范的再生产 [J].
胡凌 .
交大法学, 2019, (01) :21-34
[5]   自动化行政的分级与法律控制变革 [J].
马颜昕 .
行政法学研究, 2019, (01) :80-92
[6]   论赛博空间的架构及其法律意蕴 [J].
胡凌 .
东方法学, 2018, (03) :87-99
[8]   技术赋能与权力相变:网络政治生态的演进 [J].
杜智涛 ;
张丹丹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 (01) :26-31
[9]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10]   公众参与、专业知识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探寻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一个分析框架 [J].
王锡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06)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