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实践创新、发展经验与理论贡献

被引:12
作者
权衡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改革40年; 发展经验; 理论创新;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18.05.005
中图分类号
F126.2 [人民收入与家计调查];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与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相一致,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同样经历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过程。40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基本的经验和特点就是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以分配制度改革为契机,不断为中国经济高增长和生产力水平发展提供内在激励和动力;不断坚持市场化导向,既体现效率发展的工具理性,又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性。40年收入分配改革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分配理论,这一理论极大丰富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的思想和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也为推动新古典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借鉴,也对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 [J].
常进雄 ;
王丹枫 ;
叶正茂 .
财经研究, 2011, 37 (05) :134-144
[2]   收入差距与收入流动:国际经验比较及其启示 [J].
权衡 .
社会科学, 2008, (02) :4-13+188
[3]   论以公平发展为导向的科学分配观 [J].
权衡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 (02) :40-45
[4]   对按劳分配的几点认识 [J].
董全海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8, (06) :15-21
[5]   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J].
何伟 .
经济学动态, 1998, (04) :29-31
[6]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N]. 权衡. 文汇报. 2013 (00B)
[7]  
收入分配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权衡, 2016
[8]  
收入分配与收入流动性[M]. 格致出版社 , 权衡, 2012
[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