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后期国产替代的方向调整与推进策略

被引:19
作者
于畅 [1 ]
邓洲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
关键词
国产替代; 关键核心技术; 全球供应链; 供应链安全; 产业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与工业化初期的进口替代战略不同,工业化后期国产替代的基本方向是由关键核心技术所支撑的核心材料、核心部件、核心设备、核心工艺和核心算法等"五核"领域。当前,受中美"科技脱钩"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非经济性冲击,致使全球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现实及潜在威胁,国产替代的首要逻辑正从效益逻辑转向安全逻辑,中国亟需通过国产替代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有效防范和化解产业链风险。仅凭政府政策或市场机制都不足以获得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推进国产替代应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动员企业进入相关细分行业、增强企业研发动力和研发能力、缓解企业融资瓶颈以及拓宽企业市场应用空间等4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美国制造业复兴困境与启示:保护主义政策失灵的现实考察 [J].
刘戒骄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 (05) :12-22
[2]   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与应对:从防风险到补短板 [J].
周建军 .
学习与探索, 2020, (07) :98-107
[3]   从效率到安全: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供应链调整及应对 [J].
贺俊 .
学习与探索, 2020, (05) :79-89+192
[5]   中美贸易摩擦中的高技术限制之“谜” [J].
刘威 .
东北亚论坛, 2019, 28 (02) :82-96+128
[6]   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 [J].
郭朝先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2) :50-59
[7]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 [J].
黄群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9) :5-23
[8]   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美贸易摩擦 [J].
余振 ;
周冰惠 ;
谢旭斌 ;
王梓楠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7) :24-42
[9]   产业政策争论背后的经济学问题 [J].
张维迎 .
学术界, 2017, (02) :28-32
[10]   “双顺差”、能力缺口与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和微观视野 [J].
路风 ;
余永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6) :91-11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