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宏观成因研究

被引:3
作者
郭杰
机构
[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
关键词
美国; 对华反倾销; 宏观成因;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3.10.011
中图分类号
F752.02 [贸易保护];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从宏观视角来看,由于美国政府为获得选民的政治支持而关心国民的总体福利,所以影响国民总体福利的宏观因素是美国反倾销的一类成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宏观因素分为4种,即与反倾销发起国有关的宏观因素、与遭受反倾销国家相关的宏观因素、与涉案双方国家经贸关系相关的宏观因素以及与第三方国家相关的宏观因素,然后使用泊松分布模型与负二项计数模型对倾销裁决结果以及损害裁决结果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渗透率、美国国内的失业率、中国的报复能力、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变化率、中美汇率变化率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率都是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宏观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88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报复角度的国际反倾销分析 [J].
余萍 ;
魏守道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08) :146-156
[2]   报复性反倾销与美国对华倾销裁定 [J].
谢建国 ;
周婷婷 .
世界经济研究, 2011, (11) :46-52+88
[3]   中国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兼与其他出口国的比较 [J].
鲍晓华 .
管理世界, 2011, (03) :32-43
[4]   中国被反倾销的实证分析 [J].
潘圆圆 .
经济科学, 2008, (05) :58-68
[5]   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宏观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 [J].
沈国兵 .
世界经济, 2007, (11) :11-23
[6]  
Import protection, business cycles, and exchange rates: Evidence from the Great Recession[J] . Chad P. Bown,Meredith A. Crowle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2
[7]   The rise of US anti-dumping activit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
Irwin, DA .
WORLD ECONOMY, 2005, 28 (05) :651-668
[8]  
U.S. Antidumping Enforcement and Macroeconomic Indicators Revisited:Do Petitioners Learn?[J] . Robert M. Feinberg.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 2005 (4)
[9]  
Antidumping and retaliation threats[J] . Bruce A Blonigen,Chad P Bow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