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长江流域、华北降水特征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分析
被引:101
|
作者
:
黄燕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黄燕燕
钱永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钱永甫
机构
: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来源
:
高原气象
|
2004年
/ 01期
关键词
:
南亚高压;
长江流域旱涝;
华北地区旱涝;
合成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多年月平均气象场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月平均降水资料,研究了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的典型旱涝年降水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发现两地区的典型旱涝现象与南亚高压的异常增强或减弱、中心位置的经纬度偏差均有关。南亚高压异常增强,易造成长江流域涝、华北地区旱;南亚高压异常减弱,易造成长江流域旱、华北地区涝。同时发现,长江流域、华北地区的典型旱涝现象具有明显的反位相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亚夏季风环流与ENSO循环的关系
陈月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陈月娟
周任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周任君
简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简俊
[J].
高原气象,
2002,
(06)
: 536
-
545
[2]
1999年夏季长江及以南地区洪涝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初探
张培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张培群
何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何敏
许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许力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2,
(03)
: 243
-
250
[3]
长江中下游气候的长期变化及基本态特征
陈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陈辉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施能
王永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王永波
[J].
气象科学,
2001,
(01)
: 44
-
53
[4]
1998年夏季中国南部低频降水特征与南海低频夏季风活动
朱乾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朱乾根
徐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徐国强
[J].
气象科学,
2000,
(03)
: 239
-
248
[5]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黄荣辉
徐予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徐予红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周连童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不详
[J].
高原气象 ,
1999,
(04)
: 465
-
476
[6]
1979年5月东南亚夏季风的建立和青藏高原的作用
杨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杨辉
宋正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宋正山
朱抱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朱抱真
[J].
大气科学,
1998,
(06)
: 55
-
63
[7]
夏季青藏高原上空热源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作用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黄荣辉
[J].
气象学报,
1985,
(02)
: 208
-
220
[8]
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的天气气候研究
罗四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罗四维
钱正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钱正安
王谦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谦谦
[J].
高原气象,
1982,
(02)
: 1
-
10
[9]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朱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福康
[J].
气象学报,
1964,
(04)
: 385
-
396
[10]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M]. 气象出版社 , 何金海主编, 1996
←
1
2
→
共 11 条
[1]
东亚夏季风环流与ENSO循环的关系
陈月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陈月娟
周任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周任君
简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简俊
[J].
高原气象,
2002,
(06)
: 536
-
545
[2]
1999年夏季长江及以南地区洪涝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初探
张培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张培群
何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何敏
许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许力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2,
(03)
: 243
-
250
[3]
长江中下游气候的长期变化及基本态特征
陈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陈辉
施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施能
王永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王永波
[J].
气象科学,
2001,
(01)
: 44
-
53
[4]
1998年夏季中国南部低频降水特征与南海低频夏季风活动
朱乾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朱乾根
徐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
徐国强
[J].
气象科学,
2000,
(03)
: 239
-
248
[5]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黄荣辉
徐予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徐予红
周连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周连童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不详
[J].
高原气象 ,
1999,
(04)
: 465
-
476
[6]
1979年5月东南亚夏季风的建立和青藏高原的作用
杨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杨辉
宋正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宋正山
朱抱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朱抱真
[J].
大气科学,
1998,
(06)
: 55
-
63
[7]
夏季青藏高原上空热源异常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作用
黄荣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黄荣辉
[J].
气象学报,
1985,
(02)
: 208
-
220
[8]
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的天气气候研究
罗四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罗四维
钱正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钱正安
王谦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谦谦
[J].
高原气象,
1982,
(02)
: 1
-
10
[9]
夏季亚洲南部100毫巴流型的变化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关系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陶诗言
朱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福康
[J].
气象学报,
1964,
(04)
: 385
-
396
[10]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M]. 气象出版社 , 何金海主编, 199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