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行政法视角的分析

被引:38
作者
王青斌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关键词
诚信危机; 治理; 公众参与;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2.05.006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无论国家机关诚信还是社会诚信均需重塑。我国当前的诚信信息供给模式属于公共信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混合模式,市场化的诚信信息供给主体作用较小。因此,对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应当在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的行政运用机制,通过行政机关的协同配合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来达成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必须重塑社会信任.[N].朱虹;.社会科学报.2012,
[2]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N].郑鄂;.光明日报.2011,
[3]  
政治的道德基础.[M].(美)伊安·夏皮罗(IanShapiro)著;姚建华;宋国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
[4]  
社会契约论.[M].(英)迈克尔·莱斯诺夫(MichaelLessnoff)等著;刘训练;李丽红;张红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  
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张亦春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6]  
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M].(美)玛格里特·米勒编;王晓蕾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7]  
中国信用制度建设.[M].潘金生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  
公共行政的精神.[M].(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  
宪政的哲学之维.[M].(美)阿兰·S.罗森鲍姆(AlanS.Rosenbaum)编;郑戈;刘茂林译;.三联书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