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发展:提升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新思路

被引:10
作者
柳海民
王澍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合理发展; 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4.06.034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未来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走合理发展之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重需要。从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中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普及发展阶段、均衡发展阶段以及以后的合理发展阶段。所谓的合理发展就是符合人的发展之理,具体表现为拒斥蒙昧主义、遵循规律合理性原则;批判现实功利主义,遵循发展合理性原则;抵制浪漫主义,遵循实践合理性原则。合理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目标要照顾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重需要,人的发展之理意味着学习的意义在于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基础教育实践样态要以"学"为重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88 / 1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 [J].
史宁中 ;
柳海民 .
教育研究, 2007, (08) :10-14+57
[2]  
新学校十讲.[M].李希贵.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  
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应奇编;.东方出版社.2006,
[4]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美)泰勒(Tyler;RalphW.)著;施良方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德]康德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