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合作:基于“合作理性”的动力分析与思考

被引:3
作者
孔娜
庄士成
汤建光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
关键词
区域合作; “经济人”理性; 市场; 政府; 动力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合作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普遍形式,区域合作的逻辑起点在于有别于"经济人"理性的"合作理性"。在市场层面,长三角区域合作动力源主要来自市场利益主体的理性选择,合作博弈所达成的"共同利益最大化"成为区域合作的基点;在政府层面,区域合作的动力来自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地方政府推动区域合作的动机,既有来自自身利益(包括地方利益)的追求,也有来自其承担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政府的推动和干预会导致区域合作的双重后果。通过区域善治式政府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是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理想状态,建立平等对话、多元参与和矛盾仲裁等机制对完善区域政府合作至关重要。能否将市场动力和政府推力有机整合,形成目标一致的驱动合力成为长三角区域合作成败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合作与不合作——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中的多重均衡[J]. 时磊,杨德才.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8(04)
[2]   府际治理、合作博弈与制度创新 [J].
黄溶冰 .
经济学动态, 2009, (01) :76-80
[3]   从行政分割到区域善治:长江三角洲区域政府合作模式的创新 [J].
唐亚林 .
政治与法律, 2008, (12) :7-13
[4]   区域经济活动中地方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兼论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 [J].
龚勤林 ;
闭明雄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3) :57-61
[5]   “经济人”假设的反思与评判 [J].
杨静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2) :83-89
[6]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格致出版社 , (美) 诺思, 2008
[7]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林勤青, 2007
[8]  
区域合作通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陈泽明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