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个体化存在与圈群化生活: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与圈群现象研究
被引:8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阳
[
1
]
张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攀
[
2
]
机构
: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东理工大学
来源
:
中国青年研究
|
2018年
/ 02期
关键词
:
网络圈群;
个体化;
个人与社会;
互联网治理;
D O I
:
10.19633/j.cnki.11-2579/d.2018.0027
中图分类号
: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
1407 ;
摘要
:
"网络圈群"是伴随互联网社交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现象,是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青年人更大程度地脱离现实生活空间,形成现实社会的自我抽离,呈现出个体化的生存状态,但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样也在建构着不同于以往的集体生活。在青年人的网络圈群生活中,个体的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个体也可以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并积极地影响和改造社会文化。网络圈群可以理解为个体化时代全新的组织形态,展现了个体化趋势不断加剧的青年个体如何借助互联网工具重建集体生活的努力。网络圈群既是现实,也是趋势,如果治理得当,将成为建设社会公共生活,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渠道;如果治理不当,就可能造成青年个体的越轨行为,更有可能酿成集体的失范。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私人生活公共化:女性“网红”现象背后的个人与社会
[J].
朱灵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朱灵艳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11)
:18
-23+17
[2]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粉丝经济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骐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5
-11
[3]
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
[J].
杨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玲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12
-16
[4]
集体行为视野下的网络走红现象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江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鄢佩
.
中州学刊,
2015,
(10)
:172
-176
[5]
网络传播中粉丝的自我呈现——以百度娱乐明星贴吧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妍怡
.
传媒观察,
2014,
(11)
:43
-45
[6]
个体化时代城市青年的社会压力及其应对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莉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2)
:87
-91
[7]
不同社会化媒体圈群结构特征研究——以新浪姚晨微博、草根微博和人人网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彪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20
(01)
:82
-93+128
[8]
个体化时代的中国式悖论及其出路——来自一个大都市的经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万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纯青
.
开放时代,
2012,
(10)
:130
-146
[9]
女性网络红人现象的文化解读[D]. 邓辉.湘潭大学. 2012
[10]
个体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贝克, 2011
←
1
2
→
共 11 条
[1]
私人生活公共化:女性“网红”现象背后的个人与社会
[J].
朱灵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朱灵艳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11)
:18
-23+17
[2]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粉丝经济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蔡骐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5
-11
[3]
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
[J].
杨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玲
.
中国青年研究,
2015,
(11)
:12
-16
[4]
集体行为视野下的网络走红现象探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江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鄢佩
.
中州学刊,
2015,
(10)
:172
-176
[5]
网络传播中粉丝的自我呈现——以百度娱乐明星贴吧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妍怡
.
传媒观察,
2014,
(11)
:43
-45
[6]
个体化时代城市青年的社会压力及其应对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莉
.
中国青年研究,
2014,
(02)
:87
-91
[7]
不同社会化媒体圈群结构特征研究——以新浪姚晨微博、草根微博和人人网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彪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20
(01)
:82
-93+128
[8]
个体化时代的中国式悖论及其出路——来自一个大都市的经验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万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戴纯青
.
开放时代,
2012,
(10)
:130
-146
[9]
女性网络红人现象的文化解读[D]. 邓辉.湘潭大学. 2012
[10]
个体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贝克, 201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