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被引:393
|
作者
李敬 [1 ,2 ]
陈澍 [1 ]
万广华 [3 ,4 ]
付陈梅 [5 ]
机构
[1] 重庆社会科学院
[2] 重庆大学
[3] 云南财经大学
[4] 亚洲开发银行
[5] 不详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测度了1978-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并运用网络分析法和QAP方法,全新解构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发现有:(1)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网络具有稳定性和多重叠加性,共存在179个空间关联关系。(2)中国区域经济可分四个功能板块。第一板块是"双向溢出板块",主要由东部发达地区组成;第二板块是"经纪人板块",由具有较强经济增长活力的省份组成;第三板块是"主受益板块",由中西部发展较快的地区组成;第四板块是"净受益板块",由中西部落后地区组成。(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具有明显梯度特征。第一板块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将经济增长的动能传给第二板块,第二板块又将动能传给第三和第四板块。(4)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关联上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和"门当户对"特征,地理位置的空间相邻、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似可以解释50.2%的空间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潘文卿
    [J].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 54 - 65
  • [2]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樊纲
    王小鲁
    马光荣
    [J]. 经济研究, 2011, 46 (09) : 4 - 16
  • [3]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张晓旭
    冯宗宪
    [J].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 399 - 414
  • [4] 中国政治经济史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胡鞍钢, 2008
  • [5] 社会网络分析法[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美) 斯科特 (Scott, 2007
  • [6]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 [7] 区域经济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陈秀山, 2003
  • [8]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 [9] The Evolution of Trade and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n the Global Wine Sector: A Longitudinal Study Using Network Analysis[J] . Lorenzo Cassi,Andrea Morrison,Anne L.J. Ter Wal.Economic Geography . 2012 (3)
  • [10] Inter-regional spillovers in China: The importance of common shocks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gions[J] . Nicolaas GROENEWOLD,Guoping LEE,Anping CHEN.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