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兼论“新熟人社会”的人际失信

被引:8
作者
王鑫 [1 ]
李秀芳 [2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学工部
[2]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熟人社会; 大数据杀熟; 生成逻辑; 治理路径;
D O I
10.15883/j.13-1277/c.20200205707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陌生人社会即将形成之际,席卷各领域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实名制"和"客户端"将社会成员重新拉回熟人圈,从而大幅提升了社会成员重复交往的可能性,"新熟人社会"初露端倪。然而,从"精准营销"到"价格歧视",再到"大数据杀熟",本质上说,社会成员正在用"隐私"换取便利性和效率,而商家却利用信任关系不当得利。在治理路径上,应挖掘大数据杀熟的制度监管空间,规范用户画像的商业伦理,以综合调控的方式,平衡社会成员"隐私让渡"与"获取服务便利性"之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建设:兼论雷锋精神 [J].
周小毛 ;
何绍辉 .
伦理学研究, 2017, (04) :105-109
[2]   精准营销方法研究 [J].
刘征宇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S1) :143-146+151
[3]   “杀熟”:转型期中国人际关系嬗变的一个面相 [J].
杨光飞 .
学术交流, 2004, (05) :111-116
[4]  
业内专家详解大数据“杀熟”法律要点[N]. 赵占领,杜晓,张国庆. 法制日报. 2018 (005)
[5]  
大数据何以“杀熟”?[N]. 高富平,王苑. 上海法治报. 2018 (B06)
[6]  
大数据不仅“懂”你,还懂如何“宰”你[N]. 杨召奎. 工人日报. 2018 (004)
[7]  
乡土中国[M]. 三联书店 , 费孝通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