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以湖南省X市Z地区为个案

被引:23
作者
陈占江 [1 ]
包智明 [2 ]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环境问题; 农民环境抗争; 政治机会结构; 利益结构;
D O I
10.15970/j.cnki.1005-8575.2013.04.025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面对环境侵害,湖南省X市Z地区农民环境抗争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沉默、经济转轨时期的私力救济,以及市场经济时期的依法抗争。该地农民的行动选择主要受制于政治机会结构以及国家、企业和农民之间所形成的利益结构的双重约束。我国的制度变迁将封闭的政治机会结构予以有限度的开放,又导致国家、企业和农民之间所形成的利益结构从一体转向分殊,两者的结构转型促发受环境侵害的农民从沉默走上抗争之路。然而,以发展主义为取向的经济制度与威权性格的政治制度之间的高度同构性决定了地方政府无法正确对待农民利益诉求,农民亦无力突破制度的桎梏。改革现行经济政治制度是化解农村环境危机、缓和政府与农民关系紧张的根本之途。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抗争政治.[M].(美) 蒂利 (Tilly;C.) ; (美) 塔罗 (Tarrow;S.) ; 著.译林出版社.2010,
[2]  
费孝通集.[M].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M].(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等编译;.法律出版社.1998,
[4]  
我们需要一场变革.[M].曲格平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   中国农民的环境公正意识与行动取向 以小溪村为例 [J].
刘春燕 .
社会, 2012, 32 (01) :174-196
[6]   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J].
包智明 ;
陈占江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6) :196-210+245
[8]   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 [J].
罗亚娟 .
学海, 2010, (02) :91-97
[9]   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 [J].
包智明 .
学海, 2010, (02) :85-90
[10]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