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社会化

被引:48
作者
王福华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诉讼社会化; 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 当事人主义;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8.01.002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化民事诉讼通过"以当事人为中心"及"以当事人为主体"的制度构建能够落实上述理念。社会化民事诉讼制度所强调的公共物品属性,要求民事诉讼向社会提供连续、平等的纠纷解决服务,满足人民在新时代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社会化民事诉讼制度所强调的程序的公共性,则要求法官对诉讼过程进行积极干预,消除当事人间的诉讼势差,保障民事司法的社会共享。在国家与市场关系角度,通过社会化改革,民事诉讼制度可弥合市场经济对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以及社会管理对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差异性诉求,发挥民事司法在市场经济与社会管理、权利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的沟通媒介功能。制度构建中应以诉讼合作原则及实体真实观念为重心,合理安排法院与当事人的诉讼分工,调和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的关系,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纠纷解决新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52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非讼程序研究.[M].郝振江.法律出版社.2017,
[2]  
德日家事事件与非讼事件程序法典.[M].郝振江;赵秀举.法律出版社.2017,
[3]  
中欧民事审判管理比较研究.[M].傅郁林;凡瑞.法律出版社.2015,
[4]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M].(美) 达玛什卡;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5]  
法国民事司法法.[M].(美) 卡迪耶;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6]  
外国民事诉讼法新发展.[M].常怡;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7]  
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M].(意)莫诺·卡佩莱蒂(MauroCappelletti)著;徐昕;王奕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危机中的民事司法.[M].阿德里安A.S.朱克曼(AdrianA.S.Zuckerman)主编;傅郁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  
德国民事诉讼法学文萃.[M].(德)米夏埃尔·施蒂尔纳编;赵秀举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0]  
转变时期的民事裁判制度.[M].(日)染野义信著;林剑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