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的探讨
被引:5
作者
:
睢党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睢党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婷
机构
:
[1]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来源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
2016年
/ 39卷
/ 01期
关键词
:
人口老龄化;
老龄社会;
经济新常态;
银发产业;
银发经济;
D O I
: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6.01.002
中图分类号
: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
0201 ;
020105 ;
1407 ;
摘要
: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已处于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论文探讨了银发经济的发展问题,主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的契机与困境,指出应把握、合理利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产业效应、经济新常态打下的财务基础、老龄市场的相对匮乏等机遇,破解未富先老、老龄产业供需错位、政策性支持和监管乏力等重重困境,在此基础上,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持续扩大老年有效需求、完善银发产业政策等角度提出了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M].吴玉韶;党俊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探索应对老龄社会之道.[M].党俊武; 著.华龄出版社.2012,
[3]
“新常态”下中国稳增长与促平衡的新挑战和新动力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元华
.
经济纵横,
2015,
(01)
:46
-50
[4]
“银发经济”为何花开不盛
[J].
唐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唐璐
.
金融经济,
2014,
(05)
:14
-16
[5]
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及其经济保障问题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向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研辉
.
人口学刊,
2013,
35
(02)
:42
-48
[6]
抢先机 占市场 发展“银发经济”附视频
[J].
杨贵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邯郸市复兴区统计局
杨贵荣
.
统计与管理,
2012,
(02)
:68
-69
[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银发经济”探析
[J].
罗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罗莉
.
学习月刊,
2012,
(04)
:109
-110
[8]
重视老龄问题 发展老龄产业
[J].
万本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万本根
;
赵喜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赵喜顺
.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02)
:111
-114
←
1
→
共 8 条
[1]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M].吴玉韶;党俊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
探索应对老龄社会之道.[M].党俊武; 著.华龄出版社.2012,
[3]
“新常态”下中国稳增长与促平衡的新挑战和新动力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元华
.
经济纵横,
2015,
(01)
:46
-50
[4]
“银发经济”为何花开不盛
[J].
唐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唐璐
.
金融经济,
2014,
(05)
:14
-16
[5]
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及其经济保障问题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姜向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研辉
.
人口学刊,
2013,
35
(02)
:42
-48
[6]
抢先机 占市场 发展“银发经济”附视频
[J].
杨贵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邯郸市复兴区统计局
杨贵荣
.
统计与管理,
2012,
(02)
:68
-69
[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银发经济”探析
[J].
罗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罗莉
.
学习月刊,
2012,
(04)
:109
-110
[8]
重视老龄问题 发展老龄产业
[J].
万本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万本根
;
赵喜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赵喜顺
.
社会科学研究,
2002,
(02)
:111
-11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