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哲学追问——现象学棱镜下金融科技的主体性问题及其批判

被引:3
作者
冯泽华 [1 ]
黄政宗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2] 深圳大学
关键词
唯物史观; 现象学;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主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1201 ; 020204 ;
摘要
学界对金融科技的研究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其表象特征及经济效应的分析着墨较多,仍停留在方法论的讨论上,未能深入揭示金融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及其历史意义。为了避免金融科技诱发系统性风险,学界有必要从本体论角度审视金融科技的本质。现象学方法有助于从哲学与科学分野的历史宏观视角,探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失语"、计量性思维的"遮蔽"与金融科技的"无思"现象,追问金融科技的内在属性。金融科技存在着异化的危险,可能使生活世界沦为科技对人的"奴役"。为避免金融科技对人的威胁,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引,重塑金融领域人的主体性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数字普惠金融“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项目GSENetwork的研究 [J].
朱韬 ;
张智光 .
南方金融, 2019, (04) :63-72
[2]   唯物史观的现象学环节——论置身性历史实践 [J].
孙琳 .
学习论坛, 2019, (01) :59-66
[3]   监管科技:金融科技的监管挑战与维度建构 [J].
杨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8, (05) :69-91+205
[4]   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各国应关注的金融科技监管问题 [J].
刘春航 ;
廖媛媛 ;
王梦熊 ;
王广龙 ;
史佳乐 ;
李育峰 .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09) :1-20
[5]  
The emerging Cloud Dilemma: Balancing innovation with cross-border privacy and outsourcing regulations[J] . Daniel Gozman,Leslie Willcock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 2018
[6]  
What makes users willing or hesitant to use Fintech?: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user type[J] . Hyun-Sun Ryu.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 2018 (3)
[7]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n financial inclusio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fintech era[J] . Daniela Gabor,Sally Brooks.New Political Economy . 2017 (4)
[8]  
Analyzing China’s Fintech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Network Theory[J] . Yongwoon Shim,Dong-Hee Shin.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 2015
[9]  
DAS PROBLEM DER TRANSZENDENTALEN INTERSUBJEKTIVIT?T BEI HUSSERL[J] . Alfred Schutz.Philosophische Rundschau . 195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