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分析及其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需要为例

被引:27
|
作者
潘家华 [1 ]
朱仙丽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丹麦国家实验室联合国环境署合作中心
关键词
人文发展; 基本需要途径; 国际气候制度; 基本需要量化; 能源含义; 排放含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途径从满足基本需要和限制奢侈浪费性排放出发,充分利用技术在实现低碳发展方面的潜力,保障气候目标的实现和代内与代际公平。本文在讨论发展所面临的消除贫困、城市化和工业化挑战的基础上,区分了生存水平和体面生活水平的基本需要,依据国际数据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基本需要进行了量化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满足13亿中国人体面生活水平的基本需要的能源和排放含义,进行了案例研究。最后探讨了基本需要途径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和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的谈判趋势与对策思考
    潘家华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1) : 10 - 15
  • [2] 人文发展分析的概念构架与经验数据——以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为例
    潘家华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6) : 15 - 25+204
  • [3] 中国统计摘要[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编, 2006
  • [4]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2005
  • [5] 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周大地主编, 2003
  • [6] Meeting Human Development Goals with Low Emissions : An Alternative to Emissions Caps for post-Kyoto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J] . JIAHUA PAN.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 . 2005 (1)
  • [7] Graduation and Deepening: An Ambitious Post-2012 Climate Policy Scenario[J] . AXEL MICHAELOWA,SONJA BUTZENGEIGER,MARTINA JUNG.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 . 2005 (1)
  • [8] Extended Measures of Well-Being:Meeting BasicNeeds,Household Economic Studies. Bauman,J Kurt. . 1999
  • [9] Contraction and Convergence. Meier,Aubrey. Global Commons Institute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