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半城市化的具体类型及其良性循环机制——中国农民进城过程的经验研究

被引:45
作者
陈文琼
刘建平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发展型半城市化; 阶层流动; 就近城市化; 可逆的城市化; 去城市二元结构;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70601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302 ;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地级市楚市257户农民家庭城市化经验的调查,以农民家庭的农村退出和城市进入为切入点,基于阶层流动的视角对进城农民家庭"半城市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由农民家庭、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互构出来的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该路径以托举型、减负型、后路型和脱钩型四类与农村相关联的状态为具体内容,以可逆的城市化和去城市二元结构所依托的就近城市化为亲和形态,以农民家庭通过城市化获得体面且优于乡村的城市生活从而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为目标。该发展型半城市化路径可在一个制度化了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农业去过密化—阶层流动资本增量—农民城市化实现"三者之间良性循环的互推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婚姻市场、农业剩余与光棍分布——一个理解农村光棍问题的中观机制 [J].
陈文琼 ;
刘建平 .
人口与经济, 2016, (06) :10-20
[2]   中国农民工购房选择研究 [J].
刘成斌 ;
周兵 .
中国人口科学, 2015, (06) :100-108+128
[3]   老人农业:留守村中的“半耕”模式 [J].
贺雪峰 .
国家治理, 2015, (30) :43-48
[4]  
人的城市化:内涵界定、路径选择与制度基础——基于农民城市化过程的分析框架[J]. 王海娟.人口与经济. 2015(04)
[5]   农民分化与农村阶层研究(专题讨论) [J].
贺雪峰 .
人文杂志, 2014, (07) :102-102
[6]   阶层分化、代际剥削与农村老年人自杀——对近年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分析 [J].
杨华 ;
欧阳静 .
管理世界, 2013, (05) :47-63+75
[7]   稳定城市化——一个人口迁移角度的城市化质量概念 [J].
檀学文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1) :2-12+21
[8]   人口“就近城镇化”:人口迁移新方向 [J].
胡小武 .
西北人口 , 2011, (01) :1-5
[10]   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土地私有化 [J].
曹锦清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3 (01) :6-7